谁在为电采暖“碳晶”产品质量把关
来源:中国建设报
随着南方供暖市场的蓬勃发展,形式多样的采暖产品陆续进入到了南方居民的家中。所谓的“碳晶”产品作为近两年南方市场上人们常见的电采暖产品之一,居民对其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本报连续刊载的《谁在为电采暖产品质量把关》系列调查文章中,我们对加热电缆产品与电热膜产品的质量把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那么,谁在为所谓的“碳晶”产品的质量把关呢?
想要弄明白是谁在为所谓的“碳晶”产品质量把关,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到底何为“碳晶”产品。所谓的“碳晶”产品是独立于加热电缆和电热膜产品之外的又一发明创造,还是归属于上述两大电采暖产品的其中一类。弄清楚这个问题,消费者就可以对号入座,了解到底是谁在为所谓的“碳晶”产品质量把关了。
“我们的‘碳晶’产品是电热膜的一种,属于刚性电热膜。”南方地区从事电热膜生产的某企业负责人如是说。“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一家企业,市场上所有的‘碳晶’产品褪去外衣,本质上就是电热膜,其发热材料为碳纤维或者印刷油墨,属于非金属基电热膜。”北京新宇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生博士如此分析。对于王博士的这一说法,不少电采暖行业内的专家也表示认同。
因此,对所谓的“碳晶”产品的质量把关,其实就是对电热膜产品质量的把关,而电热膜产品的质量把关应以《低温辐射电热膜》产品标准为依据。为了清楚地解释电热膜产品是如何进行把关的,本报特意邀请了《低温辐射电热膜》标准的主要参编人、北京新宇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生博士详细讲述包括“碳晶”产品在内的电热膜产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力求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和熟悉电热膜的质量控制手段。
一、企业自检和出厂检验
企业自检是企业内部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如同其他任何工业产品一样,电热膜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出厂产品达到合格标准,均配备有一定的检测设备,并按企业产品质量管控标准进行检测。所以不同生产厂家会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和执行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程序、检测方法手段、检测批次的数量和合格标准,以保证所有的出厂产品均是合格产品。
出厂检验既是生产企业产品出厂前的自检自查,同时也是商务合作中技术合同的重要内容,此种情况通常由合同双方认定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负责完成。《低温辐射电热膜》(JG/T286-2010)不仅规定了产品技术标准,同时采用了国家标准《周期检验技术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2829—2002),给出了电热膜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二次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方法。只有按照该标准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才可以出厂。
二、产品送检
产品送检是指电热膜生产企业将产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产品执行标准进行的产品质量检测。据王安生博士透露,目前国内的电热膜产品大部分送到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红外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该中心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国家级检测机构,检验产品范围主要包括红外光电子产品、电热产品与激光产品,同时也是《低温辐射电热膜》参编单位,拥有国际先进、齐全的检测检验设备和高级技术人员。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机构认可、具备检测资格与条件的各省、市技术质量监督检验局也可以对电热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在第三方独立的检测机构实验室中,检测人员会对送检产品按照送检单位提供的执行标准(通常为JG/T286-2010),使用国际通用的检测设备对送检产品从外观到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其中,为保证电热膜产品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将对电热膜产品进行模拟实验,即模拟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对电热膜加速老化,测试功率密度的变化、温度均匀性分布等,若加速老化后该产品的功率变化超过了正负10%,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送检产品的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通常会注明“本检验报告只对送检样本负责”,说明尽管送检样本按照执行标准是合格的,但这并不能保证批量出厂的产品一定是合格的产品。因此,第三方的批次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恰恰也是某些厂家拿出的检验报告是合格的,而真正用于电地暖的电热膜会出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供暖应用的大部分电热膜生产企业目前执行的是《低温辐射电热膜》产品标准。个别在某些方面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为了突出自身产品特点,也可以自编“企业产品标准”到当地质检部门备案,得到认可并获得产品标准备案号后,则可以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电热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但是,企业产品标准不得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相抵触,所有产品技术质量要求亦不得低于国家和行业标准。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低于标明的任何执行标准,任何人均可以投诉,当地的质监部门有权对该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与责令整顿。
最后,王安生博士特别强调,合格的电热膜产品只是电热膜供暖应用尤其电地暖应用的第一步。要真正实现电热膜电地暖的“运行安全、操作简便、效果好、无故障”,还需要严格执行《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而该技术规程已在2013年底获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