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城”浓墨重彩
来源:光明网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第九届绿博会上,深圳光明新区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代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
光明新区这一深圳首个功能新区,再次被海内外媒体聚焦:
这块形如“钻石”的热土,创立仅有5年多时间,却始终将绿色作为“立区之本”,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以打造“深圳绿谷”、建设“现代化绿色新城”为统揽,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和“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平台作用,以其初具规模的绿色建设成就,崛起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探索出一条具有光明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千锤百炼:率先提出绿色新城建设目标
绿色,已成为光明新区的底色。成立之初,光明新区就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和产业发展空间,着眼长远,清晰地提出以绿色新城建设为目标,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的“一城两轮”发展战略。
5年多来,光明新区不仅率先编制绿色新城建设系列规划,而且在实际建设中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绿色社区、绿色生态系统、绿色城市形象等“七个绿色”,全面建设“绿色新城”,打造“深圳绿谷”。
光明新区成立之初就率先出台绿色新城建设全方位指标体系,编制了《光明新区绿色新城建设行动纲领和行动方案》1+6文件;发布了《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为“绿色新城”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强制性措施。
光明新区践行了“六个率先”:率先编制绿色建筑示范区专项规划,率先在保障性住房推广绿色建筑标准,率先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和一定规模的社会项目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率先规模化建设综合管沟,率先建设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率先新增建筑全部强制实施“绿色规划”审批。
恪守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光明新区,着力打造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绿色社区、绿色生态系统、绿色城市形象“七个绿色”,全方位推进绿色示范城区建设。
坚持不懈:绿色建筑、交通、产业撑起绿色新城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这样寄语光明新区:建设生态城,绿色建筑是基础。希望光明新区,真正成为全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排头兵。有业内专家这样评价光明新区:“光明不是最早搞绿色建设的,但是最坚持不懈的。”
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光明新区已跻身为全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排头兵,绿色建筑如今在光明新城的建设中已渐显规模。迄今,光明新区在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共31个,总投资约146亿,总建筑面积约318万平方米,既有政府投资项目,又有社会投资项目,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保障性住房项目14个、文教卫项目9个,工业园区4个、办公建筑2个、城市更新和房地产项目各1个。无论数量还是分布密度上,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都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有16个项目通过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设计认证,占深圳市通过绿色建筑双认证数量的1/4,建筑面积达171万平方米;光明新区是深圳乃至全国通过认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示范类型最全面的区域。
纵览光明,一条条绿意萦绕的宽阔道路,将新区一片片绿色建筑连缀成一个整体,绿色新城正从当年的光明农场中喷薄崛起。其实,光明新区成立以来坚持道路先行,以绿色道路建设拉开城市建设骨架。光明新区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光明大道、光侨路等“九纵八横”17条主干道路以及30多条支路,都按照绿色道路标准建设。
光明新区率先在深圳全市实施城市地下管网“共同管沟”工程,新区规划建设城市主干道“共同管沟”21公里,现已建成 9公里。“共同管沟”宽3 -7.8米,高2.8米,将之前分散埋设的电力、通讯、给水、中水等地下管线集中在一个管沟内,共同维护、集中管理。这一做法既节约了土地,也避免了城市道路开膛破肚拉链现象。
在2009年成为国家首批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后,光明新区更是强制要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采用低冲击开发理念设计建设。目前已建成门户区36、38号路,牛山公园、明湖城市公园,及保障性住房等示范项目,将建设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产业布局上,光明新区已初步形成了平板显示,LED、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优势传统产业的绿色产业集群。其中,以杜邦太阳能、拓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光明绿色产业,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绿色产业链;华强文化、华侨城创想新城等一批超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即将落户,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新亮点。
绿色发展的路径同样融入了产业领域,让新区经济呈现出“又快又好”发展态势。2012年,光明新区经济实现了“四个突破、三大跨越”,即GDP突破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国地两税收入突破50亿元;经济总量的跨越,GDP由成立之初的134.9亿元增长到502亿元,实现了“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目标;发展速度的跨越,经济连续保持25%左右的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5年增长近6倍,工业总产值、税收等其他各项主要指标均翻倍增长;发展质量的跨越,上市企业从成立之初的4家增至30家;世界500强由3家增至13家;企业累计专利授权量从515件增至 6059 件,新区产业质量明显提升。
“绿色梦想”:打造“深圳绿谷”,建设绿色新城
光明新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作为当前发展的总要求,以“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为契机,按照深圳质量发展要求,突出创新、突出实干,加快打造深圳绿谷,全面建设“绿色新城”,努力为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汇聚市”积极探索,作出示范。
完善绿色指标体系。新一轮建设中,光明新区坚持世界眼光,不断优化“绿色规划”和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具体项目,尽快形成区域效应。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绿谷”建设和新城建设,正成为光明新区新时期的“双轮驱动”。致力打造“人在园中,园在城中,一流城区、一流园区”的“绿色梦想”,构建绿色产业链,加快打造“深圳绿谷”。
创新城市开发模式。构建宜人的居住尺度空间,形成就业、居住、生活就地平衡的绿色社区。同时,城市规划、建设开发全过程坚持低冲击开发的理念,形成人与建筑、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典型城区。
创新城市建设模式。光明新区逐步推行绿色施工,开展建筑工业化试点,采用建筑垃圾集中处理与现场处置等多种形式,实行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实现零排放。
光明新区正在具有光明特色绿色生态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