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承担北京市20%供暖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
昨日(7日)11时,北京市丰台区双林东路108号院最东端的小区锅炉房里,民营供热企业华通热力的技术员陶国忠整理检查一个白色帆布工具包后,前往2号楼的居民于大妈家中回访。“前几天于大妈家里一个暖气阀门坏了,我给换了个新的,今天再上门看看有没有问题。”
在于大妈家,大号测温计、管钳、10寸扳手、一字改锥……一样样在眼前铺开,陶国忠又掏出了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只见饮料瓶上对着挖开一大一小两个孔洞,恰好可以套在暖气的出气口上。
“我们很多居民家都铺了木地板,有了这个装置,维修暖气片放气时水就不会流到地上,现在的供热企业真是贴心啊。”于大妈乐呵呵地说,供热企业上门服务速度也特别快,居民打电话报修后,15分钟之内技术人员肯定赶到。
15分钟,这是华通热力向技术员提出的“上门速度”。“户主拨打热线电话后,维修员在接到报告后的15分钟内就要上门服务。”华通热力总裁王英俊介绍,这和全市供暖季要求“2小时内有回馈、24小时内维修”的服务标准相比,上了一个台阶。
华通热力只是本市数百家民营供热企业中的一家,这些企业为冬季保障整个城市的温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目前全市有1600多家供热单位,其中有500余家社会资本兴办的企业,供应着全市20%的供暖面积。”市供热办调研员许晓晨感慨,社会资本进入给全市的热力行业带来了活力。
在社会资本近年逐渐进入热力行业后,本市供热单位由原先的4100多家缩减到了现在的1600余家,原先老北京不少国营单位、企业后勤的“小锅炉”逐渐被兼并、收购,取而代之的是有着专业化管理队伍的热力企业,这也提高了全市供暖服务质量。
一边是天然气等燃料价格的节节攀升,一边是10多年未变的居民取暖价格,民营企业介入供暖服务,如何盈利?
双林东路108号院的锅炉房里,一个银白色的巨大阀门被安装在供热管道上。“这是我们特意加装的余热回收装置。”华通热力的技术员陶国忠说,天然气燃烧之后的蒸汽温度很高,能达到160度左右,这部分热量白白排放到空气里,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这套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蒸汽迅速降到70多度,用余热继续给水加温。华通热力一年多来的实施效果显示,这能节省5%到8%的能耗成本。
“现在整个供热行业大致是收支相抵,但我们能用节能技术和贴心服务‘省’出5%到10%的利润。”王英俊介绍,目前公司一年营业额在7个亿左右。
社会资本进入供热行业,仅仅是社会资本推动北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北京市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镇域供热等六大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六大领域共推出试点项目126个,总投资3380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1300亿元。在这一政策推出后,社会资本进入供热及其他五大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
地铁14号线、苹果园交通枢纽、张家湾再生水厂……从轨道交通到污水处理,一系列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中,将更多出现社会投资的身影,协助政府给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